51家奶企未获生产许可 23家申请延期审查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4-06-03

  5月30日,行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发布的公告显示,根据2013年发布的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2013版)》要求,行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部署各地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和再审核工作,对全国13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生产许可审查工作。截至5月29日,全国共有82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品种1638个,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和注销的企业51家。

  对于未获批的51家企业的具体情况,行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巡视员毕玉安指出,其中有14家转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基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有23家申请延期审查;有5家未通过审查,这5家未通过审查的企业没有获得许可,不能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另外还有9家申请注销生产许可证,今后将不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此外,5月31日报道,将此次通过认证的企业名单与去年8月行业食药监总局公布的全国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稍作比较发现,并非同一品牌奶粉的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都获得了许可。例如,飞鹤的5家工厂都获得了认证;贝因美通过了4家,1家未通过;完达山只通过了一家,另外3家未通过。

  而此次未获得行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颁发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的51家企业命运将如何?记者了解到,行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此前表示,此次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要求各地在2014年5月31日前全部完成。对暂不能达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细则要求、不能按时提出审查申请的企业,以及未通过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取得生产许可的企业,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可给予2年的停产整改时间,保留原生产许可证编号。此举意味着,国内将有51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面临停产。

  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从原辅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批批检验和质量安全授权、全过程记录等制度,全面要求企业达标生产条件,有利于我国乳品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安全,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乳业的集中度,有利于行业高端整合壮大。

  据毕玉安介绍,在这次审核中,企业积极参与自查和整改工作,加大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共计34.4亿元。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去年以来,行业监督抽检共抽取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2698个,覆盖全国22个省份的86家企业,未发现不合格样品;共风险监测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4133个,监测标准项目和风险项目32个,对发现的个别风险问题,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共抽取了1682个样品,对质量指标、微生物指标等82个检验项目进行了发证检验,初步建立了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数据库。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注:本文来源于爱亲官网http://m.aiqin.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母婴新闻 爱亲母婴 食品安全  
上一篇: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下一章:爱亲母婴开启全国内训先河
相关推荐
母婴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如何减少母婴创业的风险2022-05-21母婴用品新品牌如何布局才能赢得市场?2022-05-18母婴生活馆的发展趋势应该是“1+1+N”的综合体2022-05-18新零售下影响母婴店消费者需求有几种因素?2022-05-10
*
*
立即提交留言
母婴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