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4-05-29
问:宝宝什么时候适合增加辅食?
答:行业卫生组织、美国卫生部、美国儿科学会、行业母乳会等等权威机构,推荐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人工喂养4个月开始。
问:辅食的添加顺序
1.从种类讲: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从一个种类过渡到另一个种类的时间可以是一两周。添加时要按从单一到多样的顺序进行,即便是同一种类食物也是如此。比如,妈妈在初次添加时不要同时给宝宝吃两三种食物。
2.从数量来讲: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或者说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在宝宝适应后逐渐增加。
3.从质地讲:应按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的顺序添加。
如何选购辅食,妈妈支招
1.首先,要仔细阅读包装上的说明文字,注意要购买纯水果或纯蔬菜制作的,以确保宝宝在吃到充足而又营养丰富的食品的同时,不过多地摄入精制淀粉。
2.其次,如果还要贮存一些市售的食品,请不要买那些标明有糖、盐的食品,这意味着水是较主要的成分,该食品可能不如自制的富有营养。
3.较后还要经常检查市售食品的有效日期及包装情况。
4~6个月
让宝宝逐渐熟悉各种食物的多种味道和感觉,适应从流质食物向半流质食物的过渡。
这时的宝宝绝大部分还没有长牙,乳牙即将萌出,喜欢吞咽食物,因此泥糊状食物非常适合宝宝。妈妈要学会如何观察宝宝需要加辅食的迹象。
4~6个月的宝宝饮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添加以尝试吃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从1~2勺开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质及泥糊状食品。依次提供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苹果汁调配),蔬菜泥后,水果汁或泥(果汁先从兑水开始,然后再喝原汁),接下来是果泥。
适宜吃的食物:
米粉、蛋黄: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宝宝1岁以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喂蛋黄的时间可以推迟到6个月以后。
水果:酸味重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猕猴桃先不要给宝宝吃。
蔬菜:如胡萝卜、马铃薯、青豆、南瓜等。
7~9个月——学咀嚼,练吞咽
这一时期,宝宝胃蛋白酶开始发挥作用了,因此这一阶段的宝宝可以开始接受肉类食物,但这并不表明宝宝的消化功能已经接近成人了。所以,在食物的添加上,仍然要坚持辅食添加循序渐进的总体原则。
除继续熟悉各种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觉外,还应该逐渐改变食物的质感和颗粒大小,逐渐从泥糊状食物向幼儿固体食物过渡,以配合宝宝的进食技巧和胃肠功能的发育,使辅食取代一顿奶而成为独立的一餐;同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蛋、鱼、肉、肝、谷类、水果、蔬菜等。蛋类从较初的蛋黄泥逐渐转为蛋羹,到8个多月时,可以是煮蛋或炒蛋,从碎末逐渐过渡到小块儿状;鱼类、瘦肉类、肝类、蔬菜类、水果类食物也应该有同样的变化过程。
10~12个月——建议规律饮食模式
虽然宝宝的牙还没有几颗,但已经会用牙床咀嚼食物,这一时期,让宝宝充分练习咀嚼尤其重要。此时,宝宝已经进入换奶晚期,宝宝已由出生时以乳类为主渐渐过渡到乳类提供一半或更多婴儿所需营养的阶段。宝宝每日应继续母乳喂养并吃3次主食和1次点心。
不仅要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还要继续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以促进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萌出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与塑形,以及肠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这时,单纯吃泥糊状食物虽然能够满足营养均衡的要求,但是其余的任务却很难实现。可以适当增加食物的硬度。
这时,宝宝的食物应从稠粥转为软饭;从烂面条转为包子、饺子、馒头片;从菜末、肉末转为碎菜、碎肉。
12~15个月——清淡健康饮食模式
宝宝牙齿也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口腔内的“消化程序”已相当完善。这个时期虽然在辅食食材的选择方面已没有太大的戒律,但在烹调方面还是要注意口味比成人的口味稍淡一些,重油或很甜、很咸的食物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还是太早了。
(注:本文来源于爱亲官网http://m.aiqin.com/转载请注明出处!)